【概 況】 婺源地處中亞熱帶,具有東亞季風區的特色,氣候溫和、雨量充沛、霜期較短、四季分明。2019年,縣境氣候特點是氣溫偏高,夏秋干旱明顯,無霜期長,年日照時數比歷年平均偏多。
【氣 溫】 2019年,全縣平均氣溫為18.1℃,比歷年平均值偏高1.0℃。最熱月8月,月平均氣溫為29.0℃;最冷月1月,月平均氣溫為6.6℃。極端最高氣溫38.0℃,出現在8月22日;極端最低氣溫-2.5℃,出現在1月23日。
【降 水】 2019年,年總降水量1935.7毫米,接近歷年平均值。年暴雨日數8天,比歷年平均值多2天。月最多降水量503.0毫米,出現在7月;日最多降水量177.9毫米,出現在7月13日。降水時間分布不均,其中1月、2月、3月、7月、12月降水比歷年同期偏多,分別偏多27%、125%、40%、113%、33%;而4月、5月、6月、8月、9月、10月、11月降水比歷年同期偏少,分別偏少22%、14%、53%、83%、78%、80%、72%。
【日 照】 境內山巒起伏,林木蔽蔭,致使各地日照時數差異較大,西南鄉多于東北鄉,低丘壟崗多于丘陵山區。全年可照時數4425.9小時,2019年實際日照時數1719.7小時,占可照時數的39%。
【風 速】 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。2019年平均風速1.7米/秒;極端最大瞬間風速為19.0米/秒(8級大風),出現在10月5日。
【無霜期】 2019年無霜期為312天,比歷年平均值延長57天。
【氣象災害及影響】 2019年,主要氣象災害為暴雨、干旱。
7月12日晚至13日,縣境普降大暴雨,全縣受災人口69098人,緊急轉移安置4997人;一般損壞農房144戶312間,嚴重損房17戶33間;農作物受災面積3068公頃;公路塌方30處,中斷交通11處(其中水淹路段7處),路基局部沖毀5處、涵洞1處;直接經濟損失11054萬元。
8—11月,累計降水量只有74.2毫米,比常年同期偏少近八成,導致夏秋連旱。受其干旱影響,造成油菜秧田成災面積0.03萬畝,油菜大田受災面積9.6萬畝,其中成災面積7.2萬畝、絕收面積1.2萬畝。